“定制”公益 久久受益——记四川福彩宣传工作者杨爱琳
中华彩票网 2025-05-09 08:30
提起杨爱琳,四川省福彩
中心工作人员最多的评价是“爱笑”。作为从事福彩宣传工作的一员,圆圆的脸庞、大大的眼睛,配合上标志性微笑动作,让她极具亲和力,为公益宣传增添一抹亮色。
2012年,杨爱琳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到四川省福彩中心,一直从事宣传工作。在一点一滴中,她慢慢了解了福彩的公益属性,接触到一批特殊的群体。看到他们因为福彩的帮助扬起了笑脸、挺直了腰板,杨爱琳感慨颇多,也“坚定了做好这份工作的信心”。
让公益对象成为真正的主角
近几年,随着社会的发展、公益理念的变迁,杨爱琳一直在思考探寻新的公益活动开展形式,“归根到底,就是让公益对象成为真正的主角”。在她看来,要充分考虑受助对象的需求,针对受助对象“定制”公益活动,让公益不止于物质上的慰问,还能延伸至精神和文化的传递,而不是让受助对象适应福彩的公益活动。
杨爱琳尝试着和同事将这些思考落实在公益活动设计中。每次公益活动策划前,她都提前到公益机构充分调研,查看受益者的真正所缺、聆听他们的真正所需。
于是,当年“三八”妇女节公益慰问活动中,赠予环卫女工的礼品中,除了常规的米、面、油等物资,多出了一份“爱美礼包”,里面装着护手霜、护唇膏和花朵。接过礼物的环卫女工纷纷拿出花朵互相拍照,伴随着咔咔咔的声音传来哈哈哈的笑声,连周遭空气都是快乐的。
被许多人问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小巧思,杨爱琳笑着表示环卫女工工作之外,也是普通的女性,也有对美的需求和追求,增加与“美”有关的礼物,是想要告诉她们,“美,由自己定义,任何女生都有爱美的权利”。
正是因为杨爱琳和同事们“别具一格”做公益,四川福彩见证了许多意想不到却又温情满满的画面,有彝族小朋友和机器人一起玩耍的镜头、有藏族小朋友争先恐后玩拍立得的画面、有阿坝草原上小朋友学骑自行车的惊喜……这些深入人心的公益活动充满了人文关怀,像一粒粒种子扎根在帮扶对象心中,等待合适的阳光雨露长成参天大树。
让公益对象久久受益
杨爱琳始终坚信,好的公益决不是“一次性”活动,而是一定会让活动对象久久受益,就像一场马拉松,简单的水和食物供给远远不够,唯有信念和力量才能支撑到终点,“好比福彩公益,给人以希望和梦想”。
这个观点在阿坝州若尔盖县辖曼镇中心学校的3名同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如今的他们,端坐在教室里刻苦学习、奋发向上,为了实现走出草原、体验更大世界的梦想而努力。
他们的改变要从2年前说起。那时“四川福彩·我们益起来”公益活动来到阿坝州若尔盖县辖曼镇中心学校,帮5年级小朋友们实现物质心愿,同时带来一个“彩蛋”:挑选3名成绩优秀的小朋友走出草原,去成都看看。
杨爱琳恰巧被安排担当这3个小朋友成都圆梦之旅的“导游”。小朋友到来之前,她反复和同事规划成都圆梦之旅的行程,“感受大城市的文化风情是一方面,重要的是,要在他们心中种下‘走出来’的理想。”所以,在常规观光景点之外,杨爱琳还专门根据小朋友的梦想增加了四川科技馆、西南民族大学、四川电视台三个地方,帮助他们提前触摸梦想,进而拥有实现梦想的动力。
4天的相处,小朋友从最初对大城市的胆怯到变得自信开朗,舍不得离开,杨爱琳也荣升为3名小朋友心中的“杨姐姐”。分别的时候,小朋友纷纷与杨姐姐拉钩,约定回学校后努力学习,长大后走出草原、去外面追梦圆梦。
让公益根植梦想,生根发芽
“公益活动不是简单地把东西送到手上,更为可贵的是根植梦想,让它生根发芽。”
杨爱琳对公益始终有着自己的理解,用文字讲述公益故事、用脚步丈量慈善之路,在一次次别出心裁的公益活动中传播着福彩善意、树立着福彩品牌形象。
努力有了回报,杨爱琳策划组织的公益活动受到多方称赞。大家纷纷夸赞:“为公益活动赋予女性视角,多了温情与细腻。”也因为此,杨爱琳获评2022年四川福彩中心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员工。
面对成绩,杨爱琳不骄不躁:“成绩属于过去。”未来,她希望策划实施的福彩公益活动有温度、有力量、有色彩,真正地、透彻地帮助受助群体,“让福彩公益之光照耀至四川的角角落落”。
(来源:四川福彩)